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主 页
要闻要讯
通知公告
政务快讯
基层动态
地方水事
特别报道
文化传真
研讨交流
专题关注
资料中心
调查访谈
公众留言

防汛一线的“专家讲堂”

来源: 本站原创   录入人员: 菏泽管理 时间: 2021-10-26 [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1022日清晨,笔者刚刚结束夜班值守任务,便匆匆赶到了鄄城黄河河务局营坊管理段,小小的办公楼门前好不热闹,来自各管理段、职能组、守险点的技术骨干已早早在此聚集。原来,在鄄城黄河防汛一线下沉的黄河设计院专家应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邀请,要为大家进行一次专题授课。

上午9点,授课正式开始。营坊管理段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处处洋溢着浓厚学习气氛。黄委设计院地质院的地质专家尚锋老师用通俗的语言,为大家分析黄河下游防洪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全体学员仔细聆听,边听边记。

防汛一线的“专家讲堂”

授课现场

随后,黄委设计院的李万海、张跃军、程朝旭等多位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选题,围绕黄河的地质起源及历史变迁、堤防主要隐患及当前探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堤防隐患的种类和抢护方法及如何把握《黄河生态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黄委设计院的顶层视角,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自身体会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授课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争先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讨论问题。

“张老师,您刚刚讲授的黄河堤防下游防洪的地质特点的课件我想留一份备份,请您帮助。”来自工管科的刘双双请求道。张跃军老师在黄委设计院地质院主持堤防项目工作,是工程方面的专家,刘双双想回去以后能够更加细致的对张跃军老师教授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张跃军老师随即答应了他的请求,还主动加上了刘双双的微信号,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什么疑惑可以随时交流。

“老师们的授课站位层次高,选题内容新颖,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就拿根石探测工作来说,以往只是简单从技能层面去做了解,但并不了解在不同情况下根石走失的成因。”营坊管理段技术骨干郭伟表示,通过物探专家李万海老师对堤防工程隐患及根石探测技术的专题授课,弥补了自己的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提升了今后根石探测作业中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小郭同志太客气,我们只是‘理论家’,论起实战你才是专家。”李万海老师谦虚地说道。郭伟感觉机会难得,自己还有很多物探知识需要学习,便请求李万海老师到防汛工程进行现场教学,却引起在座同志的“不满”,大家笑称郭伟平时工作“一马当先”,此刻面对学习机会“当仁不让”未免太不够意思。李万海老师被大家求知若渴的精神感动,当即拿起测量工具,带领大家去坝头进行现场教学。

防汛一线的“专家讲堂”

李万海进行测量工作

面对难得学习,笔者也“不甘示弱”,找准机会向仰慕已久的“材料大咖”程朝旭老师进行请教学习。“程老师,您刚刚对《黄河生态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鞭辟入里,让我受益匪浅。我自毕业以来就从事文秘工作,在拟稿、起草各类材料时,总感觉不能很好地将黄河业务工作融入文字中。”

“你有没有写好的文字材料?”程朝旭老师开门见山,现场用笔记本电脑对笔者进行现场教学,一篇2000字的材料,经过程朝旭老师的删减、修改变成了3000多字。原来,每删减、修改一处,程朝旭老师都会细心的用红色字体进行标注,并阐明调整的原因。

“志生,程老师文字功力很深,他给你的‘课徒稿’可要好好保存学习。”防汛办公室的靳亚兵主任很关心年轻职工的成长,一直在旁聆听。

“汛期期间,黄委下沉的各位领导、专家一直坚守在防汛抢险的第一线,不仅帮助鄄城局一线值守人员开展巡查工作,还协助县局商议有关工作方案,进行技术指导,积极为鄄城局的防汛抢险工作献计献策。”作为鄄城黄河防汛工作的负责人,任文振副局长对于黄委设计院几位专家的无私帮助表示由衷地感谢。

防汛一线的“专家讲堂”

黄委部分下沉人员合影

“这是我们分内的事情,下沉以来与各位兄弟姐妹并肩作战,感到非常充实。以前难得有机会去细致体会黄河一线工作,通过参与巡堤查险收集了大量数据资料,对以后的工程设计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帮助。”黄委设计院的程朝旭老师说道,并表示黄委全体下沉人员将持续为鄄城黄河提供技术支撑和人员补充,洪水不退、人员不撤,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翻开鄄城黄河秋汛防御洪水的宏伟画卷,处处都闪现着各级机关下沉人员辛勤工作的身影,其间的各种辛苦都深深印刻都在鄄城黄河人的心中。在这二十多个不眠的日夜里,大家凝结起战友加兄弟般的情谊,共同防御秋汛洪水,用实际行动展现着治黄工作者关键时刻的责任和担当。李志生

主办单位:菏泽黄河河务局 地址:菏泽市长江路887号 邮编:274000
网站电话:0530-5592114 联系邮箱:hzhwj@163.com